分娩導致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partum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P-PTSD))
【「我快要死了!」 史黛西在2016年生下第一個孩子半小時後對丈夫說。她意識到正在從無法分娩出的胎盤內部流出血來,史黛西的血壓危險地下降,幾乎出現出血性休克。她的生命通過一項艱鉅的程序得以挽救:一組醫療專業人員手動將其胎盤從子宮中取出,然後給她輸血和降壓藥物。就像她的第一次生產故事一樣令人痛苦,當史黛西再次生下第二個孩子時,她再次經歷了同樣的噩夢,這讓她感到很震驚。】
我們很容易將孩子的出生視為一件值得歡樂和慶祝的事,但是如果分娩的過程是帶給母親創傷,該怎麼辦?
儘管產後憂鬱症或“嬰兒憂鬱”已經受到重視,但心理學家Sharon Dekel博士將研究重點放在分娩經歷的另一個方面: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P-PTSD)。哈佛醫學院心理學助理教授,精神病學系馬薩諸塞州總醫院首席研究員戴克(Dekel)迄今為止已率先對PP-PTSD進行了研究,該研究使用臨床,生理和大腦方法對1,500多名婦女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足月成功分娩後PP-PTSD(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發生率在4.6%至6.3%之間,而發現16.8%的母親具有臨床上明顯的症狀。
(Image by freestocks-photos from Pixabay )
鑑於2018年僅美國就有近400萬例分娩,每年分娩後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能會影響20萬名美國婦女。考慮到全球每年有近1.4億的嬰兒出生,PP-PTSD(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能會影響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母親及其嬰兒。
Dekel博士具有心理創傷研究背景,她了解到可能導致PP-PTSD(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因素,包含了先前存在的產婦精神病,以及缺乏社會支持。她知道母體在整個分娩經歷中都會發生很多事,諸如:情:荷爾蒙的變化,體重和失血,分娩前後的劇烈身體疼痛以及睡眠不足。
Dekel和她的研究團隊發現,分娩時計劃外剖腹生產或是經歷使用開刀工具(如鑷子)的婦女,會比同齡人有更多的PP-PTSD(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可能性。如果母體有精神健康問題,被性侵的經驗,心理創傷,分娩時間過長,分娩前睡眠較少或分娩時情緒困擾程度較高的經歷或病史,則分娩後患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風險就更高了。
戴克爾(Dekel)和她的團隊發現一個主觀因素:女性如何看待分娩經歷?她的即時情緒反應如何?如果她認為這是一次創傷經歷,那麼她的負面評價也可能會阻礙進一步的(創傷)康復。她認為,有創傷的母體常常由於缺乏睡眠、壓力和責任感而變得更加複雜,導致惡性循環。戴克爾鼓勵醫生和臨床醫生問每個產婦,關於分娩經歷和感受。並根據母體的反應,並接受PP-PTSD(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篩查,並轉介至心理或精神科照會。
建議伴侶,家人和朋友:讓母體可以有機會分享她的經驗。如果她需要支持,請她尋求諮詢。重要的是要介入並幫助母體與嬰兒互動。給她一些時間專注於自己狀況。
(Photo by melbia from FreeImages)
參考來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raumatized/201912/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result-childbirth
2019年12月27日 星期五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2019年12月22日 星期日
產後憂鬱症不僅對母親有害, 對嬰兒的發育也有重大的影響
文/廖俊傑
多年來進行產後憂鬱的研究列出了其許多對寶寶的影響。其中眾所周知的影響,是阻礙了嬰兒正常的發育。
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母親)有情緒低落的嬰兒,通常會出現認知遲緩,包括延長了適應環境新訊息的時間,偵測環境物體和他人臉部的時間也較長,以及對周圍環境的探索和參與程度也較低。
另外,母親有憂鬱情緒的嬰兒,還可能會從學齡前到高中時期表現出行為問題。 而有憂鬱情緒的母親,可能在早在懷孕前或產前就有了憂鬱症了。
然而,恰恰在憂鬱情緒開始時,就會對嬰兒產生影響。 通常憂鬱症伴隨著激素皮質醇水平升高,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降低。 由於這些物質會穿過胎盤,它們構成了胎兒在其中生長的生化環境。 所以,有憂鬱情緒母親與無憂鬱情緒母親的新生兒相比,皮質醇水平更高,神經傳遞物質水平更低。
伴隨著這種生化失衡,暴露於子宮內憂鬱症的嬰兒開始了各種生理機能障礙的生活。 其中包括大腦額葉的異常活動模式,暗示了負面的情感風格; 減少了對身體許多內部功能的控制; 和混亂的睡眠模式。 嬰兒在新生兒警覺性測試中也表現不佳。
對於分娩後首先變得沮喪的母親的嬰兒而言,此類嬰兒會花費更少的時間探索環境,對刺激的反應也變得更少。
積極介入--親子按摩
所以,心理學家蒂法尼·菲爾德(Tiffany Field)認為,由於這種行為模式會長期破壞嬰兒的社會,情感和認知的發展,因此建議要對母親和孩子都必須進行積極的介入。 她發現,增加親子間的肌膚碰觸(如:撫慰或按摩),可以減輕母體憂鬱對嬰兒的影響。
在為早產兒在托育工作並尋找幫助他們成長的方法時,菲爾德心理學家發現,刺激身體並增加感受,可以為早產兒增加體重。 她的實驗室已經成長為邁阿密大學的觸摸研究所,並正在進行研究以證明按摩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反應的有效性。
按摩會刺激迷走神經。 迷走神經的刺激會使心率減慢,可以促使嬰兒開始注意周圍的世界。 它還會影響胃腸道,導致更有效的食物吸收。 此外,通過按摩會刺激迷走神經,可抑制皮質醇的產生,從而使嬰兒平靜。 他們被放下來時哭泣會較少,會睡得更多了。
回饋給母親
按摩還可以增強了嬰兒與母親進行面對面互動的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嬰兒可以了解人類社會交往的基本規則。 嬰兒的反應能力反過來(反饋)又會鼓勵了(母親、主要照顧者)進一步的(與嬰兒)互動。
經過(去)按摩嬰兒,母親不僅可以消除(減輕)自己的憂鬱鬱,還可以消除其(憂鬱情緒)對嬰兒的影響。 被按摩過的嬰兒會以甜美的嗓音和積極的情感回饋。 之它們不那麼煩躁、躁動,而入睡可以更快了。而憂鬱情緒的新手媽媽開始可以更積極地看待自己的孩子,並以嶄新而積極的眼光看待自己作為母親的角色。
這樣的母嬰(親子)按摩,是需要透過互動式的專業指導。 菲爾德和她的同事提醒,這種積極的反饋鼓勵持續的互動週期,這對健康的母親和健康的嬰兒的成長和發展是有益的。
參考來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articles/200209/sad-mom-sad-baby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
有3個原則可以用來面對和幫助壓力過大的青少年
文/廖俊傑
「心理師您好,不知道您是否有孩子,我希望您可以幫助我去協助我的孩子,處理壓力的問題。我的女兒現在正值青少年,已經上高中了,可是她已經變得不像過去我所認識的孩子了。
她這陣子經常的對我及其他人家人吼叫,並抱怨身體不適。一下子說肚子痛,一下說頭痛,甚至有嚴重掉髮的情形。我們也嘗試著帶她去看兒科,醫生都檢查不出什麼內外科問題。最後告知我們孩子可能有心理壓力方面的問題。
之後我們也試著用較為和緩的態度去面對她,不再對她的行為與學校課業表現過問太多。除了儘量不再增加她的壓力,其他的我們實在不知道還可以再多做些什麼了?可以請心理師幫幫我們嗎?」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在青少年這一代人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將自己的心理健康評價為“優秀”或“非常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狀況似乎並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有90%的18至21歲的年輕人由於壓力而經歷了至少一種身體或情緒上的症狀(與其他成年人相比,這個數字非常高)。
我們的孩子正在遭受巨大的痛苦,除了帶去看醫生,接受適當的治療,專業幫助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同時,有以下三個原則,是我們家長可以在與青少年相處時用得到的:
1.第一步,仔細聆聽。
在此傾聽過程裡,願意接受孩子們所陳述的困難是真實的,即使聽起來有些不合理、誇張或者矛盾的。重點是,不要去否認孩子們經歷過什麼事情,以及他們的感受。
孩子:「我覺得我好孤獨喔!我是班上的邊緣人。」
母:「怎麼會呢?你有很多朋友阿!」
而是目標要讓孩子覺得他們的感受有被聽見。之後,可以試著用簡短的語句,說出你所聽到的他們的壓力情況和感受。
父:「你沒有辦法面對體育課的要求,你好像很害怕被同學嘲笑厚?!」
2.鼓勵孩子辨識自己的壓力
父母可以協助孩子們更清楚地了解發生了什麼。去理解日常生活總是會出現一些除來沒有經驗過的事物、不可預測的事件、可能會危及安全、或是我們無法掌握控制的任何困難。如果是這些負向生活事件有關,青少年們很有可能正面臨較大的生活壓力。一般來說,可能會是:社交媒體上的負向新聞、可能是學校裡無法預料的人際衝突、也可能是應付不來的課業壓力。
3.最後,幫助孩子瞭解壓力有時是很好的助力
壓力是我們離開了舒適圈或是面臨即將邁向成功時的挑戰,可能會感受到的張力或焦慮。只要這樣的張力或是焦慮的感覺,沒有過大到無法負荷,通常是有促進成長的,這樣的壓力是健康且有益的。
父母親可以協助孩子面對自己的焦慮感,讓孩子知道焦慮有時是很好的東西,它可以讓我們知道我們正在努力完成一件事情,無論擔心什麼,都沒有關係。父母親都會站在他們這邊支持的。
對父母親來說,孩子已經從全然的需要我們協助時的兒童期,轉變到想要獨立自主的青少年了,這時的父母親也許還在適應這樣的轉變。也有可能自己正面臨工作與家庭平衡上的壓力而喘不過氣來,卻還要處理青少年孩子的問題。如果暫時還沒有辦法完整的協助孩子克服壓力,可以先以陪伴和聆聽 (孩子需要的是傾聽與被理解) 為主,再來就是尋求心理專業的幫忙了。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會把伴侶推開的五個壞習慣----不可不知會影響關係品質的不良行為
文/廖俊傑
在臨床上,經常聽到一起來心理會談的伴侶夫妻,總是會抱怨另一個人結婚前、結婚後,判若兩人。比如說,還在戀愛期間,男朋友總是會深情款款地看著聆聽她說話,可是婚後,連正眼都不再瞧一下了。這樣的狀況,屢屢發生在關係已經很穩定的伴侶們身上。類似這樣的情形越來越常發生,也對關係品質有著深遠的負向影響。
隨著相處時間越來越長,伴侶之間漸漸出現一些不經意的、負向影響的習慣行為,以下五種是最常發生的:
1.過多的批評
「你怎麼都不去倒垃圾,每次都要我叫你去,你才去!」
「每次都講不聽,你總是會很容易地忘記要關燈。」
此狀況是伴侶間最常出現的批評性的溝通。最佳的溝通比例應該是:80%的正面或中性的內容,20%的指示性訊息或是關鍵訊息。而過多的批評內容通常會是伴侶的情緒抱怨,而接收到抱怨的另一半,則會顯現出沮喪或無能為力的感受。
2.爭論或關係談話技巧不匹配。
「我怎麼講,都講不贏她,每次回話都讓我牙口無語。」
「他總是用吼的聲音來回擊我,我就不想要繼續講下去了。」
此種狀況指的是,兩人在爭論過程中,某一個人意識到了,無論怎麼表達自己的想法,都不會得到對方的認同,或是,在表達過程中,經常受到阻礙,原因是來自於不公平的優勢,所帶來的無力感。
3.面對情緒困擾時缺乏同理心。
「每次想要跟他說我心裡難過的事情時,總是會說不喜歡看到我的眼淚。」
這類的狀況是,兩個人有衝突或是意見不一致時,沒有辦法理解或同理對方此時此刻心情,甚至是刻意的忽略。以至於,漸漸的不再向伴侶尋求情感的理解與滿足,轉而向外尋求。
4.忽略忽視重要的抱怨
「每次跟他說我整天工作好累,不想要親熱,卻一直忽略我的疲憊。」
「想跟她說我力不從心,但又怕她會胡思亂想,以為我在外面亂搞,所以只好說最近太忙沒有興趣。」
這樣的狀況也是常見的,夫妻伴侶會向對方傾吐、投訴親密關係上的不滿意,尤其是性方面的,但是,伴侶有時會(因某些因素)忽略或漠視這類的抱怨,以至於錯過解決的時機,甚至破壞了彼此的信任感。
5.過度使用3C產品
我們現代人太過於沉迷手機等3C產品,在與伴侶用餐時,也是眼睛離不開螢幕,即使伴侶在說話時,也是死盯著手機的訊息,一直滑一直滑。有時更糟糕的,在親熱的時候也一邊在回覆訊息。這樣過度使用3C產品的頻率,對關係的幸福感、滿意度產生巨大的影響。
以上會嚴重影響關係的習慣行為,太頻繁出現時,伴侶關係的品質同時也是正在急速下滑,可能會造成重大損害。建議最好與您的伴侶好好討論此類的狀況,如果沒有辦法溝通或討論下去,也建議儘早去找心理專家來協助你們。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建立健康的關係要怎麼做?
文/廖俊傑
「關係」雖然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方式建立與維持,但是,想要有穩固且健康的關係,是需要透過彼此的關懷和有效的溝通,才能被滋養的。
在關係剛開始,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伴侶有信心,相信她/他願意將時間與精力投注在彼此之間,同時,也願意致力於面對和適應不可避免的分歧與挑戰。
在21世紀的今天,所謂的良好關係會反映在彼此雙方是否能夠公平地、情感上地、及身體力行地去面對家務方面的瑣事。
「我覺得我先生願意在我工作很忙碌的狀況下,幫忙分擔家務事。」
「我們不會去計較誰做得多?誰做得少?只要我們當中個人比較有空,就會先去倒垃圾和洗碗盤。」
而穩固且強健的關係也會反映在彼此會感激對方,開放地接受與給予對方感情,以及,可以真誠地對性議題的討論。
「我的伴侶可以分享並尊重的我夢想。」
「我的伴侶會告訴別人她有多珍惜我。」
「當性方面有問題時,我可以坦承的向伴侶傾訴。」
在良好的關係當中,會讓彼此有種是在同一個團隊的感受,因為彼此願意給予伴侶絕對的信任感。這樣的感受,長期下來,可以讓許多夫妻去克服許多的難題。
「在危急的關頭,我相信我的伴侶會為了我和家庭犧牲。」
「當我在悲傷或生氣的時候,我可以指望伴侶會陪我談心。」
「在吵架的時候,我可以相信我的伴侶會真正的聆聽我的心聲。」
會想要與他人連結是天生的,但是擁有良好的關係是需要學習的
文/廖俊傑
「愛」是人類所熟知的最深刻的情感之一。而「愛情」有很多種,很多人都希望與相處的伴侶建立浪漫的關係。
對於許多人而言,浪漫的關係是生活中最有意義的事情之一,是深層的心理滿足的源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似乎是天生的,但是想要有健康的、充滿愛心的關係的能力是要透過學習的。
一些證據(心理學研究)表示,形成穩定關係的能力在嬰兒期就開始了,這是兒童與照顧者的最早的互動經歷,該照顧者持續而穩定滿足嬰兒所需的食物,照料,溫暖,保護,刺激和社交的需求。這樣的關係不是命定的,理論上來看,它們會因此建立起根深蒂固的基礎,並將依此(基礎)去面對未來與其他人關係的模式(狀況)。
失敗的人際關係(包括愛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而人際關係的失敗往往會造成極大的心理痛苦。大多數人必須有意識的耗費心力(能量),以掌握使人際關係可以更長久和延續下去所需的技能。也就是說,健康、長久及幸福的關係,是需要花心思、時間和努力學習才能夠得到的。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面對各種成癮,我們該有新的思維
文/廖俊傑
「當我覺得痛苦即將來臨的時候,就會想要喝酒。因為喝酒之後,可以暫時讓我覺得放鬆許多,不會因為痛苦繼續下去,也就不會想要傷害自己了…」
「為什麼我抽菸的時候,家人都反對,我知道菸也是會造成二手菸的汙染,我也儘量到比較少人的地方抽了。我不是非得抽菸不可,但是,憂鬱症的症狀來的時候,讓我好痛苦,去抽了幾根菸之後就會比較好過一點,也不會再去想自殺了!」
「思覺失調症已經跟著我十幾年了,每當幻覺來的時候,都讓我感到好害怕,總覺得會身旁的人會突然地衝過來殺我!吃醫生給的藥物都沒有辦法減少妄想症帶來的恐怖感覺,我只好去喝酒來讓自己茫茫的,感覺(害怕)會比較少一點…」
一般人都會認為,上癮是個人的選擇,是自己去拿那些會成癮的東西,讓自己陷進去的。所以會不斷地告誡那些已經成癮的家人或朋友,要有毅力與決心去戰勝成癮的心魔,很快就會斷掉癮的念頭,就不會再去用那些物質了。每次,只要成癮者戒癮失敗,就會歸咎是戒癮意志力不夠,或是環境誘惑力太大所導致,所以只好一再的發誓要去戒癮。
就連醫療上,也是用疾病模式在看待成癮行為,認為這是病人本身生理上是對藥物的依賴所導致的成癮行為,所以需要一直持續的使用該藥物來來維持需求與平衡。更好一點的,會用Bio-Psycho-Social (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來看待成癮者的成癮行為。
該模式認為會造成成癮行為的發生與繼續的因素,是來自於不利的社會環境,比如:誘惑使用、模仿學習、人際關係的壓力等。也有生物性上的易感性,特別對些藥物或物質容易有成癮性。在心理層次上,也認為是因為成癮者的易脆弱性、性格、及心理壓力所導致的成癮行為。透過Bio-Psycho-Social模式,的確讓我們更了解了成癮行為,但是為何成功戒癮的機率總是低迷的?
加拿大醫生Gabor Maté (加博爾·馬泰)認為上癮的真相是:「所有的成癮都跟創傷(trauma)有關,關鍵是如何找到是什麼創傷造成的」。這裡的「trauma」指的是心理創傷。在臨床上,我們總是聚焦在成癮者的心理素質、意志力因素,以及社會支持力的力量夠不夠等。但是馬泰醫生面對成癮者時,不會去問「為什麼成癮」,而是問「為什麼痛苦」。是什麼曾經讓這個成癮者心裡痛苦過。
所以,當我們面對成癮者,不再是強調他們為何使用這些成癮物質,或是對什麼東西上癮了。而是要嘗試著去理解他們,深入去探討什麼是它們心底深處的痛楚,而這些就不再是治療藥物所可以處理了。心理創傷,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與理解,還有專業的心理治療協助。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孩子需要的是傾聽與被理解
《孩子需要的是傾聽與被理解》
文/ 廖俊傑 臨床心理師
子:「妳不會處理、你沒有辦法處理的啦!」(孩子近乎歇斯底里地的哭喊著)
母:「可是你輸了啊!輸了,就要服輸,不能玩了啊!你是男孩子,要勇敢啊!」(媽媽耐心的解說)
父:「你再哭!再哭,我們就回去了,不要玩了!」
一般父母在面對孩子鬧情緒時,總是第一個想到的會是去安撫孩子的心情。希望他不要再繼續鬧下去了,可是,總是事與願違,父母越說孩子聲音更大聲。
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最容易被關注到的焦點會是那個放聲大哭、聲嘶力竭的小孩。總是很容易會覺得,可能的過錯會是在那個先發聲的人的身上。並急著要幫他處理問題,或是責備那個孩子。
這個時候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一個可以懂得為何會有如此情緒狂躁的人,來聽聽心底的委屈。我們大人其實不需要急著當和事佬,或是避免孩子們發生衝突。只需要將靜下來,好好的聽聽他們的心聲。
所以,溝通大師黑又龍曾說過:父母最重要的角色是陪伴。
而當父母的我們除了陪伴孩子,更重要的是可以去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他們的情緒。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外遇是如何產生? 不良的信任感與負向比較破壞了公主與王子幸福快樂的日子
文/廖俊傑 臨床心理師
「我以前的女友就比較好,都不會讓我覺得自己賺得不夠多!」
「別人家的先生都會幫忙提重的東西,就你不會!」
「同事都會在意我今天的心情,就你都不會注意到我心情有多糟!」
「自從結了婚之後,就再也不打扮自己。每個從身邊走過去的正妹都好賞心悅目!」
我們傳統上,一般都認為出軌一定要是肉體上的性關係才算是外遇,卻常常忽略了日常生活上最細微的線索----負向比較。「負向比較」不但是夫妻伴侶間不信任的症狀之一,同時也是造成關係背叛的元凶之一。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博士認為外遇的發展有一定軌跡可循:
第一個徵兆
夫妻之間不再向對方袒露心事,並開始保守秘密時。尤其是情緒感受方面,不再敢讓對方知道,可能是擔心,可能是害怕對方會有過大的反應。
「如果讓她知道我最近都在看身材姣好的正妹圖,她是不是又要跟我大吵一架了」
第二個徵兆
開始會向新對象傾吐心事卻不讓自己的伴侶知道。
「最近我心情好煩,可是我都不會想要讓我先生知道,免得他又要說我想太多了。我只想讓你知道就好。」
第三個徵兆
開始抱怨伴侶的不是,卻不再讚賞對方好的地方。並貶低對方以前好的優點,現在卻成為了缺點。
「他現在都管我好多,限制東、限制西的!」
第四個徵兆
背叛者認為伴侶不值得信任。
「我沒有錯。他都把心思放在工作上面,常常忽略我的感受」
「他每次都會我好兇,眼神像是要吃掉人一樣,一定沒有辦法理解和安撫我的心」
最後,外遇者一點一滴的與新的對象逐步的跨越小小的界線,並成為真實的肉體背叛。
「只是按摩一下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只是禮貌性的親吻道別而已啊!」
避免外遇事件的發生,從新找回伴侶間的信任感是刻不容緩的。
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
臨床心理科 廖俊傑心理師
廖俊傑 Jiun-Jie Liao, Psychologist
Current position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 臨床心理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兼任心理學教師
弘光科技大學 兼任心理學教師
Skills/expertise
心理治療 (精神病、心理發展偏差、認知、情緒及行為偏差、社會適應、精神官能症) / 臨床心理衡鑑 / 心理諮商 (兒童、青少年、成人、家庭婚姻、伴侶關係) / 性與性別諮商
Education
B.S. 1991-1995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M.A. 1999-2001 美國費爾萊迪金森大學心理學研究所。(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Doctoral Program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班(進修中)。
Career
2001-2008 署立基隆醫院精神科
2008-2015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
2017-2020 仁伊心理治療所 所長/創辦人
Membership and professional societies
臺灣臨床心理學會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Medical licensure and certification
2003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執照
2012 團體心理治療師證書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認證)
2018 SHBMI性健康身心整合療法高階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