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面對各種成癮,我們該有新的思維



文/廖俊傑


當我覺得痛苦即將來臨的時候,就會想要喝酒。因為喝酒之後,可以暫時讓我覺得放鬆許多,不會因為痛苦繼續下去,也就不會想要傷害自己了…


為什麼我抽菸的時候,家人都反對,我知道菸也是會造成二手菸的汙染,我也儘量到比較少人的地方抽了。我不是非得抽菸不可,但是,憂鬱症的症狀來的時候,讓我好痛苦,去抽了幾根菸之後就會比較好過一點,也不會再去想自殺了!


思覺失調症已經跟著我十幾年了,每當幻覺來的時候,都讓我感到好害怕,總覺得會身旁的人會突然地衝過來殺我!吃醫生給的藥物都沒有辦法減少妄想症帶來的恐怖感覺,我只好去喝酒來讓自己茫茫的,感覺(害怕)會比較少一點…





一般人都會認為,上癮是個人的選擇,是自己去拿那些會成癮的東西,讓自己陷進去的。所以會不斷地告誡那些已經成癮的家人或朋友,要有毅力與決心去戰勝成癮的心魔,很快就會斷掉癮的念頭,就不會再去用那些物質了。每次,只要成癮者戒癮失敗,就會歸咎是戒癮意志力不夠,或是環境誘惑力太大所導致,所以只好一再的發誓要去戒癮。


就連醫療上,也是用疾病模式在看待成癮行為,認為這是病人本身生理上是對藥物的依賴所導致的成癮行為,所以需要一直持續的使用該藥物來來維持需求與平衡。更好一點的,會用Bio-Psycho-Social (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來看待成癮者的成癮行為。





該模式認為會造成成癮行為的發生與繼續的因素,是來自於不利的社會環境,比如:誘惑使用、模仿學習、人際關係的壓力等。也有生物性上的易感性,特別對些藥物或物質容易有成癮性。在心理層次上,也認為是因為成癮者的易脆弱性、性格、及心理壓力所導致的成癮行為。透過Bio-Psycho-Social模式,的確讓我們更了解了成癮行為,但是為何成功戒癮的機率總是低迷的?


加拿大醫生Gabor Maté (加博爾·馬泰)認為上癮的真相是:「所有的成癮都跟創傷(trauma)有關,關鍵是如何找到是什麼創傷造成的」。這裡的「trauma」指的是心理創傷。在臨床上,我們總是聚焦在成癮者的心理素質、意志力因素,以及社會支持力的力量夠不夠等。但是馬泰醫生面對成癮者時,不會去問「為什麼成癮」,而是問「為什麼痛苦」。是什麼曾經讓這個成癮者心裡痛苦過。





所以,當我們面對成癮者,不再是強調他們為何使用這些成癮物質,或是對什麼東西上癮了。而是要嘗試著去理解他們,深入去探討什麼是它們心底深處的痛楚,而這些就不再是治療藥物所可以處理了。心理創傷,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與理解,還有專業的心理治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