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都是「完美主義」的錯嗎?當然不是!

 文 / 廖俊傑 臨床心理師


    阿明是一位能動能靜的年輕人,從小就在體育以及學業上面表現不錯,總是能在學校社團裡嶄露頭角,並為學校爭取比賽獎項、為學校爭光。但為了升學,父母希望他可以在升學班裡面好好念書,考到好的學校,進入大學、研究所,將來有機會取得博士學位,就像他的父母親一樣在學術界裡佔有一席之地。可是阿明對於學業的表現總是倍感壓力,只要有一點點沒有辦法獲得師長、父母的認可,就會覺得世界將要崩塌,由於沒有辦法接受將會有不好的表現之可能性,通常都會選擇先放棄眼前所做的一切,即使還沒到驗收成果的時候。


阿明曾說:「我覺得同學們都在等著看我的笑話」


由於沒有辦法去忍受未來有如此的窘境,所以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年,突然的失蹤一段時間,讓所有的人都找不著他。





    一般人都會認為阿明是因為「完美主義」的緣故,無法忍受「不完美」的自己,為了不想要見到這樣的後果,所以選擇在事情還沒完成之前,就先放棄或者讓自己消失掉。但是追求「完美」的特質,也只是表面現象而已,阿明的內心身處、真實的自我是如此對自己沒有自信的,有很深、很深的自我詆毀的情形。


    人為什麼會自我詆毀?


    從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的視角來剖析,阿明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品質可能有了缺損,阿明小時候沒有辦法在「剛剛好」的親子關係下成長,不好的自我經驗沒有辦法被剛剛好親子關係給「涵容」下來,阿明的自我沒有辦法在獲得足夠的支持與包容下成長,被迫勉強的順從和適應外在世界。對外在世界過早的關注,限制及妨礙了孩子主體性的發育與穩固。因此阿明在成長過程中,被迫中斷去成為具有穩固的自我感受、被體驗為真實、能製造出屬於個人意義的「我」。





    因此,在心理治療的過程裡,會讓阿明在心理分析的情境中,尋找到讓自我恢復生氣的必要情境。阿明得以重新發現自己和獲得自我控制的能力,再也不用選擇逃跑或躲開了。

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探索自我

每個人的內在總是深不可測


#探索自我 #自我覺察 #心理x仁伊 #RenyiClinic

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關係的修煉

文/ 劉家鈞 諮商心理師

    每一段關係都是生命中重要的修煉。

    那些在關係中讓你不開心的事,都是與你自己的限制有關。你的限制愈多,痛苦或不開心就會愈多。突破限制,放下執著,不是為了迎合別人,而是讓你自己能夠活得更自在快樂。


    關係的挑戰有幾個部分

    1. 差異性: 你與別人不同,不是誰的錯,所有你無法接受的,都只是你在乎的與別人不一樣而已。所以接受差異性,代表著你能夠理解與尊重別人。每個人的存在樣貌都有他的原因,不管你多麼不喜歡,他都是需要被理解的。你必須放棄兩個人必須在觀念或作法上相同的期待。

    2. 不滿足: 你可能會有你獨特的需要,這些需要是希望關係裡的另一方來滿足你的,這是對另一個人的期待。但是我們必須思考,這個期待是否一定要由對方來滿足? 因為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或是必須從對方身上獲得滿足的。有些需要是必須學習著自己滿足自己的,例如你自己的興趣、你心理需要被肯定認同。

    3. 過去的經驗: 每個人都有其成長的經驗,這些經驗構築成現在你眼前的這個人的樣子。你必須接受一件事,不要期待對方能輕易改變,就像你也不容易改變自己一樣。雖然,人都會成長學習,但是那都應該是為了一個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為對方而改變,所以,我們也不能期待對方為我們改變什麼。當你接納對方愈多,對方也會接納你愈多。


    你無須接受所有的人讓你成為修煉的對象,但是,如果這個人讓你有感覺、讓你覺得愛,修煉的課題就值得你去努力學習。修煉的過程是不容易的,你會經驗到痛苦,但這正是修煉的途徑所會面對的,你將會從這個過程獲得你生命上的重要轉化。 --Kevin L.

2020年1月22日 星期三

明知道伴侶關係已經惡化、殘破不堪了,為何還繼續的留在關係裡? 心理學家告訴你,6個原因!

文/廖俊傑


安真與瑞凡原本是人人稱羨的夫妻,但是,自從瑞凡愛上了Vivian之後,就慢慢地疏遠了安真,甚至經常對他露不出不耐的情緒,有時還會因為工作上的不順遂,對安真出氣或是虐待,導致安真在關係當中相當痛苦。




為何許多人在面臨關係上的變質,甚至惡化的情形之下,仍然繼續留在關係當中?心理學家告訴你有6個原因,讓人不知不覺中留在「壞」的關係裡:


1.雖然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我們有時候會自動化的將不滿意的關係的感覺轉變成滿意的感覺。

看似矛盾,卻又經常的出現。心理學家認為,透過「比較水平」理論可以解釋,自尊心較低的人,沒有辦法在一段關係中,去期待可以有更好的好處或收益。也就是說,因為認為自己也沒有比較好,所以會認為自己不配可以得到更好的好處或對待,以至於繼續留在不滿意的關係當中。這樣的現象,有時候會在一些受暴婦女或家庭當中看見。報告指出,這些受暴婦女有時會反映出對於這樣低質量的關係(如:先生不尊重太太、控制太太)覺得還算滿意的程度。


2.轉移焦點

心理學用「積極幻想」來說明這樣的機制。

安真雖然不喜歡瑞凡這樣對她胡亂發脾氣,每當看到瑞凡溫柔的對待自己的女兒、呵護到無微不至時,就輕輕的放過了瑞凡曾經對她的動粗。有時安真會想,有一天,瑞凡會想到再度溫柔的對待自己就像她的女兒一樣被對待。

有許多在關係中被虐待的人,有時會說出對方雖然有種種無法忍受的缺點,但是一想到他還有一兩個正向的特質(如:孝順、對他人慷慨等),就覺得好像可以與曾經虐待過她的人繼續生活下去。


3.低質量的替代品

如果處於不良的關係中,會去思考其他的替代方案,比如進入其它關係。而替代方案如果比現有的要好,那麼很有可能就放棄了現在的關係。但是,如果是個質量較低(lower-quality)的替代方案,那就很有可能繼續待在原有的關係中了。

心理學家指出,自尊心較低的女性,替代性方案的想法可能更少。然而,在經濟獨立性較高的國家中,婦女通常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也較高,離婚的可能性會較高,有其它伴侶關係的可能也會高。




4.操控

春嬌是志明花了一整年的時間,辛辛苦苦地追求來的伴侶,過程中總是百依百順的順應春嬌的期待。後來成為情侶之後,三餐要春嬌按時準備,甚至家裡頭的打掃也要春嬌做,甚至自己的債務也要春嬌完全扛下來。後來受不了了,春嬌提出分手,卻被志明恐嚇、情緒霸凌樣樣來。

情感操弄、貶低、生命威脅,以維持現在的關係,是自尊心較低的男人更常使用的手段與策略,以防止伴侶離開。然而,在此關係裡的另一伴,可能會覺得自己是沒有能力可以離得開這樣的劣質關係。最後選擇繼續留下來。


5.投入成本

已經將大量的時間或物質成本投注在關係中或共享投資(如:家庭或育兒)上面,既使關係變差了,會使得夫妻或伴侶可能持續的繼續一起生活。也就是說,人們因為對於已經投注下去的成本,會抱持著如果中途放棄了,會有不甘心、可惜的感覺,所以最後選擇持續忍受下去,保持著不良關係繼續一起生活。因為在對關係做決擇時,我們通常依據的是情感,而不是理性思考。


6.

心理學家將人類的「態度」分成三個部分:認知成分、情感成分以及行為。我們有時會看到自己的行為結果來反推自己的態度是什麼,也會根據自己內在的想法和情感成分來確認對於關係的態度好或壞。即使人們可能有意識到正捲入不良的伴侶關係當中,但是仍可能繼續愛著自己的伴侶,對伴侶的強烈正面和反面感覺同時並存。


    (攝影師:Emre Kuzu,連結:Pexels)


當陷入不良的關係中,就需要求助

身旁的家人或是朋友可以給你建議,有機會可以結束不良的伴侶關係。如果你是陷入不良關係的友人或家人,請盡可能的幫助他們脫離劣質的關係,因為有足夠的社會支持(家人和朋友),可以早日幫助她們脫離苦海。當然,也可以尋求專業的諮詢與協助


參考網址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dating-and-mating/201705/6-reasons-why-we-stay-in-bad-relationships

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你今天憂鬱了嗎?

系列講座



費用:免費

地點:仁伊心理治療所
           台中市南區永東街21號
            (路線地圖點這裡)

時間:109年1月20日 星期一 晚上 7點 ~ 8點

報名網址:點這裡

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自我傷害是為了獲得他人的注意嗎? 從神經生物學的模式看自我傷害的青少年


從神經生物學的模式看自我傷害的青少年


疾病控制中心對急診住院人數的分析顯示,自2009年以來,美國10至14歲女孩的自我傷害幾乎增加了三倍。

現在,美國女孩,甚至只有四年級的孩子,通過切割,中毒和其他足以使她們被送入急診室的嚴厲手段傷害自己的可能性要高出將近三倍。在此之前,英國一項上個月的研究發現,2011年至2014年間,英國13至16歲女孩的自我傷害增加了68%。




看到青少年孩子身上有許多的自我傷害的痕跡,很難不讓人及父母擔心的。尤其會擔心他們在成年之後,會有真正自殺風險。

然而,青少年自我傷害的情形是很普遍的(盛行率大約8%到30%),傷害身組織的程度通常很低,甚至還遠低於在自己的身上穿刺或是刺青等。不過,自我傷害行為常被視為是通往自殺的一步,雖然自我傷害不會總是與自殺意圖相關。一般來說,自我傷害的好發年紀約在13歲,比考量青少年自殺的好發年紀早了三年。


國外在2019年有個研究會議上發表了關於青少年自我傷害的報導,以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研究者認為具有自我傷害的青少年的大腦和生理活動,對於疼痛和看到血液時會有特別的反應。一般青少年,在遭受到身體的疼痛或是看到身體傷口,會呈現出感到害怕、憤怒或痛苦的反應,就跟一般成年人一樣。但是,在有自我傷害傾向的青少年上面,會因為疼痛而平靜下來。大腿內側、手腕上的割痕,反而讓他們的憤怒、悲傷的情緒和沮喪消失了。也就是說,自我傷害成為他們主要情緒調節機制了。




青少年在情緒激動,有時會嘗試使用怪異的情緒調節方式。許多人可能會嘗試一下自殘的方法,但從臨床上來看,他們並不會成為真正的自殘者,因為造成的傷害沒有積極的作用,也就是沒有真的可以降低或消除悲傷或沮喪感。但是,那些繼續自殘的人會發現,疼痛和鮮血會降低杏仁核的活動,杏仁核是大腦最原始的反應性感覺所在 (也稱為情緒中樞)。

這種神經生物學理論說明了,由疼痛和視覺損傷引起的獨特大腦反應是自我傷害的根本原因。


另外,研究者還指出,具有自我傷害的青少年體內的皮質醇水平不穩定,所以需要透過自我傷害提高皮質醇水平,也用來減輕不良情緒。皮質醇是我們體內的壓力荷爾蒙,一般來說,這類的賀爾蒙是對我們的身體有害的,當壓力過大時。但是皮質醇水平低時,我們會感到呆滯和脫節。可能是自我傷害的青少年為尋找正常水平的皮質醇或穩定的皮質醇水平,才出現自傷行為。


將自我傷害行為歸因於單一個青少年的神經生物學反應問題,可能是個好處。不過,該理論有一個缺點:忽略了我們人類複雜的思想和情感,還有情境和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



好消息的是,當青少年由於治療或成熟而停止自我傷害時,其神經生物學反應將恢復正常。他們對疼痛的反應不再減弱。當他們感到悲傷,孤獨或沮喪時,他們不再對自己的傷害感到強迫。他們不再因看到自己的血而得到安慰。


參考來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domestic-intelligence/202001/the-self-harming-brain

2020年1月3日 星期五

孩子鬧脾氣,該怎麼辦?

三歲之前的孩子,還不懂得情緒是什麼,面對孩子哭哭鬧的時後,常會讓父母們傷腦筋,傳統的作法不是大聲喝止,就是處罰方式,可以最快讓孩子停止哭鬧,可是...


我們來看看,透過衛生福利部【正向教養】系列影片,告訴我們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



情緒是人類最自然、也是最特殊的能力,可以反映著我們內心的世界。同時情緒也是很好的溝通策略,藉由瞭解情緒的狀態,知曉他人以及自己的內心感受。

不過,小孩們尚未學到如何掌控情緒,也不知道要如何適當的表現情緒之前,總會帶給周遭人的困擾。主要照顧者(父母)就身兼重任了。

首先,做孩子的傾聽者。父母、主要照顧者不但要聽懂孩子的情緒之外,也需要幫孩子翻譯他們的情緒怎麼了。

其次,孩子有了紛擾的情緒,需要照顧者願意涵容他們的情緒,有人可以接納。這裡說的「涵容、接納」並非縱容孩子的情緒、行為,而是讓他們明白有人可以讀懂他們的情緒。

再來,就是做好榜樣。主要照顧者是孩子頭幾年生命中的模範,也是未來社會化行為重要的來源之一。主要照顧者如果可以有恰當的情緒處理方式,孩子們也會耳濡目染,將好的情緒處理策略學起來。

如果照顧者、大人們自己沒有好的情緒處理策略,或是在面對情緒時有困難,建議尋求心理師的協助與幫忙。

2020年1月2日 星期四

面對長輩,孩子到底要不要叫人?!

每到過年過節,就要擔心孩子能不能叫出長輩的稱呼,如果不叫,就會讓別人覺得自己沒有把孩子教好,也覺得有面子。而孩子勉強叫了人,他心裡面可能也會有滿腹的委屈吧。


我們來看看,衛生福利部【正向教養】系列的影片,告訴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樣的難題:

(影片來源:衛生福利部【正向教養】影片第三篇)


面對叫人的情境,其實孩子多半不是沒有禮貌的問題,而是「我跟你熟不熟」的議題。

跟長輩熟悉,是爸媽與長輩有過的經驗,不是這個小孩的經驗,也就是說,面前的這些長輩們,通常是第一次見面,就算不是,也是平常沒有往來或是沒有任何印象的接觸。對孩子來說,會是一個充滿冒險又陌生的情境,很容易引起不安全感。

另一方面,對長輩的稱謂部分,是平常少用到的,這些稱謂可說是在平日的經驗中不會出現的,除非腦袋放空,不要去思考這些稱謂對他自己的關聯是什麼,照著叫就好,這樣的狀況也許還可以應付。

孩子如果是個敏感又有獨立思考的特質呢?在臨時的狀況下,被父母指示著要說出來,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不熟悉感覺、也沒有機會在心裡演練個幾次,然後就要去面對了,這是何等艱困的考驗。


試著想想看,我們大人要去一個充滿著素未謀面的、面對又是具有權威形象的陌生人場合,都很有可能會有恐懼感了,總是會有提醒自己要戰戰兢兢地去應付。要不是大人們自我的控制力還足夠,很有可能也會想要逃跑吧?!


今天我們的孩子,如果是個不善社交又敏感的特質,被大人強迫著去面對自己不想要面對的情境時,是否會充滿著恐懼與焦慮的感覺?也會想要逃跑呢?


所以,當我們教養這類的孩子時,可以試著多一些耐心,嘗試著去理解孩子們的內心焦慮與恐懼,也需要大人多一些的陪伴,孩子才有可能多長一些信任感,去面對自己不擅長的情境。切莫倉促的推孩子去面對不熟悉或陌生的長輩,否則會加深孩子不想要參與社交的感覺,並增加排斥的機會,也破壞了過年過節的氣氛。


孩子如果還不能面對叫人的情境,就容許孩子可以有如實的選擇行為,而大人要面對的反而是自己內心害怕被指責,不會教小孩的責難。

要怎樣面對被指責的難題呢?先從收起大人的玻璃心開始吧。

(該圖片由Gerd Altmann在Pixabay上發布)


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當孩子搶玩具時,該怎麼辦?

一定要大的讓小的嗎?

你是姊姊,年紀比較大,所以讓弟弟,給他玩玩具!

你比妹妹早出生,已經玩過很多玩具了,這些給妹妹玩,應該沒有關係!

你是老大耶!要做弟弟妹妹的榜樣,不要這麼小氣,這些玩具應該要讓給他們玩才對啊!



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裡,甚至是在自己小時候的成長歷程中,都有機會見識到大人長輩這樣對待小孩,訴諸道理,要年紀較大的孩子給年紀較小的手足或玩伴,玩具或東西。但是,這樣做法難道就是最正確的嗎?



(影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發行【正向教養】影片第一集)


正如影片後段柚子醫師所說的,不要用年紀大小作為禮讓的標準,而是要讓孩子們學會的是:想要什麼東西,要懂得去尊重東西的擁有者是否有意願借給你,而不是用哭鬧的方式來獲得想要的。


一旦大人見到年紀較小的孩子哭鬧了,就強迫年紀較大的孩子讓出玩具,這樣做非但沒有讓年紀小的孩子學會尊重對方,甚至只會記得一件事:凡事用哭鬧和年紀小的優勢,就可以獲取自己想要的。

而對年紀較大孩子來說,大人用權力迫使孩子屈服於非自願的事情,將來也可以訴諸於權力來迫使他人,去做他非自願的事情了。這樣的教養結果,都會讓孩子們再也不懂得尊重他人了。


正向教養的目的之一,是要孩子學會如何尊重他人,理解對方的感受,並在自由意願的狀況下做自己的想做的事。這樣的孩子成長後,也比較會有自信心,會更願意去做分享的行為了。